根據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及工作要求,為進一步推動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現就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通告如下。
一、企業復工復產前準備
(一)完善疫情防控機制。
根據自身情況,建立企業內部疫情防控組織架構,制定完善疫情防控內部責任機制、復工復產疫情應對預案,明確企業疫情防控應急流程、具體工作人員及工作職責。
(二)做好員工返崗排查。
企業復工前,應全面排查所有員工,按照“一人一檔”做好建檔篩查工作,分類指引員工有序安排返崗。對疫情重點區域有“兩史”(疫情重點區域旅游史和疫情重點區域人員接觸史)的員工,落實點對點提醒要求,引導員工暫不返崗。
1.對無“兩史”,已返回中山但未滿14天的員工,根據體溫檢測進行分類安置:體溫檢測顯示37.3℃以上的員工,立刻轉送醫院檢查,并向屬地政府報告。無“兩史”且體溫檢測顯示37.3℃以下的員工,予以返工。
2.對有“兩史”,已返回中山的員工,根據體溫檢測進行分類安置:體溫檢測顯示37.3℃以上的員工,立刻轉送醫院檢查,并向屬地政府報告。體溫檢測顯示37.3℃以下的員工,要求在企業隔離區進行14天隔離。隔離期滿且無發熱、咳嗽等癥狀的,予以返工;隔離期間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的,轉送醫院檢查,并向屬地政府報告。不具備自設隔離區的企業由屬地政府協助。
(三)落實防控設施設備。
做好口罩、測溫計、消毒水等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和發放工作,返崗員工必須佩戴口罩。有條件的企業根據員工數量和場所等實際情況,設置醫學觀察點,觀察點宜設置在相對獨立、生活設施齊全、通風情況良好的區域,工作人員負責體溫檢測和發熱人員管理。不具備條件的企業可向屬地政府尋求協助。
二、企業復工復產中防控
(一)開展日常衛生消毒。
企業應每日對人員接觸型設備、辦公用品、餐具等進行消毒,保證洗手設施正常,員工進入辦公區域、車間、宿舍應先洗手,上班前對手進行消毒,做好防疫措施。
(二)開展日常體溫檢測。
員工每日在進入辦公場所、車間前要篩查體溫和健康狀況。在工廠、食堂、宿舍、車間等入口處設置體溫檢測點,根據員工體溫檢測顯示情況分類、分流處理。對體溫檢測顯示37.3℃以上的人員,立刻轉送醫院檢查,并向屬地政府報告。
(三)開展員工日常健康管理。
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安排人員,負責每天收集掌握人員健康信息,觀察是否存在發熱、咳嗽等癥狀。建立員工病假記錄制度和員工出行報備制度,動態掌握員工身體健康狀況和出行軌跡,發現發熱37.3℃以上的人員立刻轉送醫院檢查,并向屬地政府報告。
(四)加強企業內部管理。
有宿舍的企業應按照封閉式管理要求實行防控,做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沒有宿舍或宿舍條件不完全滿足員工居住需求的企業要與社區聯動,做到員工的工作地點、居住地點、交通路線“兩點一線、軌跡可循”。
做好企業集中生產線、住宿區、廠房等人員密集區防疫工作,要求按時消毒。
保持通風,建議每2-4小時開窗通風一次,每次20-30分鐘,人員較多的辦公室,可適當增加開窗通風次數。鼓勵以錯峰上班、居家辦公、網絡會議等形式復產復工。
禁止舉辦人員密集型培訓、聚會。用餐應盡量采取錯峰就餐,避免聚集,落座間隔應保持1米以上,有條件可以使用分餐制。
如復工企業發現新冠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屬地政府將立即安排應急處置團隊,會同醫療人員對病例進行隔離、檢查、治療,對工廠相關區域進行消毒,結合專業疫情防控建議,給予企業正常復工、部分復工或責令整改的防控意見,請各企業予以支持配合。
企業在復工復產期間遇到實際問題可向屬地政府咨詢反饋。
中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
2020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