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金庸等武俠小說名家在著作中的普及,任督二脈這一玄而又玄的東西為我等所熟悉。雖不明就里,但想到武學人士都以打通任督二脈為武學修為的最高夢想和際遇,就感覺到這是兩條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經脈線。任督二脈究竟是咋回事呢?中醫研究學認為,以人體正下方雙腿間的會陰穴為起點,從身體正面沿著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漿穴,這條經脈就是任脈;督脈則是由會陰穴向后沿著脊椎往上走,到達頭頂再往前穿過兩眼之間,到達口腔上顎的齦交穴。任脈主血,督脈主氣,為人體經絡主脈。任督二脈若通,則八脈通;八脈通,則百脈通,進而能改善體質,強筋健骨,促進循環。
營銷也有任督二脈,只有打通了營銷的任督二脈,我們才能從全局的角度上看待營銷,才能從戰略的高度出發制訂出符合企業現狀的營銷戰略,企業的發展才能健康地、可持續性地進行,而不是帶病發展。
為什么企業的市場部和銷售部經常打口水仗?因為,營銷的任督二脈沒有打通,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以不同的營銷視野看問題導致了營銷觀念的差異。
洗腦,需要從營銷高層開始。
相當多的企業,甚至不乏目前獲得暫時成功的企業,碎片化的營銷手段仍然大行其道,營銷能否成功具有非常大的隨意性,往往彼一時這種方法成功了,此一時卻不見湊效;推廣A產品時成功了,推廣B產品時敗得一塌糊涂。成功了卻不能說出成功的真正原因,失敗了也不能找到導致失敗的主要因素。這表明部分營銷人士還不能對營銷的真正本質和真諦了若指掌,并做到融會貫通。我們通常還只是習慣于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待動銷手段,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顧及眼前而不謀于未來,又像盲人摸象,只顧局部而不及整體。
那么,何為營銷的任督二脈呢?
從營銷要素的重要性來看,所謂營銷的任督二脈,一脈是品牌及產品脈,即任脈,主血、主根本,一脈是推廣脈,即督脈,主氣、主外在。這是營銷的奇經八脈中最重要的兩條脈,它看似簡單,其實真正將這兩脈完全打通的營銷人士鳳毛麟角。
首先,它需要從戰略的視野上打通任脈,需要我們從企業自身資源的實際情況出發,審視企業的發展階段及現狀,了解行業發展趨勢、以競爭為導向、洞察消費者需求、把握品類分化機會、界定產品的戰略地位,勇于創新,最終構建具有獨特基因的產品。營銷的任脈端是最難打通的一關,它需要操盤者具有極高的營銷素養、高屋建瓴的戰略眼光、因勢利導的敏銳判斷力,縝密的思維邏輯,能洞察營銷的本質,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而非簡單機械地模仿。很多新品是死于任脈端而非企業認為的督脈端的。
其次,它需要從戰術的操作層面打通督脈,需要我們從產品的基因、特性、競爭等角度出發,進行渠道設計、價盤設計、推廣和節奏的把控,卡位關鍵環節,最終構建產品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營銷的任督二脈通了,產品真正實現了終端動銷,其他營銷脈都可以在技術層面上解決,甚至在發展中完成規范。因此,打通了營銷的任督二脈,我們就認清了營銷行為的本質,撥開了營銷迷霧,擊穿了市場壁壘,使企業快速成長。
因為營銷的任督二脈關乎營銷戰略和戰術,時而上天時而入地,企業常常的做法將它們撕裂開來,管戰略的不開發產品,開發產品的缺乏戰略眼光,進行銷售推廣的往往只顧及眼前的利益,導致產品力、渠道力、促銷力三力不聚,各行其是,不能擰成一股繩,要打通營銷的任督二脈當然難矣。
從營銷任督二脈的性質來看,產品經理主要負責的是營銷的任脈段,即營銷的原點,而推廣經理、銷售經理則負責營銷的督脈段,即營銷的前端,是**實彈地銷售。目前,很多企業過于看重的是營銷的督脈段,而忽略了營銷的任脈段,殊不知營銷的任脈段的重要性一點也不亞于營銷的督脈段,甚至權重更大。
產品經理之所以不像銷售經理那樣揚名在外的原因是銷售經理拿回來的是可以量化的、像血液一樣寶貴的回款。而產品經理的業績就不夠直接,難以量化,這有點像扁鵲之兄的英名不張。魏文侯問扁鵲:“聽說你家兄弟三人都是醫生,哪一個醫術最精呢?” 扁鵲回答:“大哥醫道最精,二哥其次,就數我最差了。” 魏文侯問:“為什么你最有名呢?能具體說給我聽聽嗎?”扁鵲說:“大哥看病著重于神,病灶還沒形成就被他除去了,所以他的名聲不出家門。二哥看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時、發現于毫毛,所以他的名聲不出四鄰。而我看病比較繁復,要切脈、投藥、針炙等,又是治于病情嚴重之時候,所以都以為我的醫術最高明。”
打通營銷的任督二脈首先是認識問題,其次是執行問題。認識到位了,如果執行錯位一樣不能打通任督二脈。執行錯位往往是短期的利益思想在作怪。銷售及推廣經理面臨即時的短期的業績壓力,往往使促銷推廣活動變形。比如,他們更喜歡渠道促銷方式而不喜歡終端促銷推廣,因為渠道促銷短期內簡單有效且花費小,1萬元的費用可以達到十萬元的效果,而且是立竿見影。而終端促銷活動十萬元的花費當前的成效也可能只有1萬元。然而,前者滋養了渠道卻餓瘦了新品,嚴重點會導致新品因為沒有及時的營養補充渴死或餓死,夭折在奔跑的路上;后者卻是在扎扎實實地夯實品牌的根基。品牌的培育就像培養孩子一樣,當你的孩子長到18歲時,你有兩個選擇,一是讓他工作馬上掙錢,你能看到眼前的利益,二是送他繼續深造,你不但沒有眼前的收益,還要繼續投入。但若干年后,你如果看他們的貢獻,你才能真正評估出他們的價值。第一個孩子缺少知識和因知識帶來的智慧,只能做一些低端的工作,掙勉強糊口的辛苦錢,而第二個孩子,他可能成為社會的精英而大獲成功。品牌的效益方顯現出來。
很多企業里存在這樣一個現象,銷售達人或市場達人主宰一個公司的市場營銷。銷售達人短期內將銷售業績達到一個目標后,接下來的往往是面對一個瓶頸,甚或留下很多不健康的營銷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成為埋葬企業的隱患。而市場達人掌舵的企業,市場雖然健康但短期內沒有將企業的業績做到老板滿意的地步。也許有人會問,他們為什么不互相取長補短呢?其實很難,多年的職業經歷,一個人往往很難改掉屬于自己的思維習性。因此,很多的企業都需要一個真正理解了營銷精髓、打通了營銷任督二脈的營銷達人,這樣才能很好在復雜的營銷環境下驅動企業的航船馳向成功的彼岸。
在營銷的某一領域學得很深很精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其涉及的領域很狹窄,由這樣一個人掌舵非但不是好事,那有可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為他很容易只從一個維度看事情,或者他盡管想從多角度看事情卻沒有足夠的營銷素養去判斷事情的對錯。因此,絕對的專業角色并不適合統領營銷全局,負責營銷工作的總經理的最好人選是對營銷的各個環節都有相當的了解,但不一定是各個環節最專業的人。對各個環節都有相當的了解,實際上就是初步打通了營銷的任督二脈,具備了對營銷大勢的初步判斷,能保證營銷戰略方向的正確,即 “做正確的事”,接下來各部門的專業人士才是“正確地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