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板芙鎮工商聯(商會)副會長單位——中山益達服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達服裝)憑借對互聯網、大數據與制造業融合機遇的敏銳洞察,以及科技創新的不懈追求,已成功躋身為行業新標桿。2023年,該公司SMU洗水車間被評為“中山市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培育車間”,為其輝煌歷程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我鎮的大型港資牛仔服裝制造企業,益達服裝的產品出口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公司自2009年起便積極引進智能化機械設備,對生產車間進行全面改造,從而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和良品率。
在益達服裝的鐳射車間,一道激光在牛仔褲上瞬間顯現出獨特的貓須工藝,據該公司洗水工藝負責人莊總介紹說,整個過程僅需1分鐘,相較于傳統砂紙打磨30分鐘以上的工藝,不僅效率顯著提高,更展現出智能制造的精湛技藝。鐳射機的操作簡便,工人經過半天培訓即可上崗,一人最多可同時控制兩臺機器,一班次能輕松完成400-600件牛仔褲的貓須工藝,展現出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巨大潛力。
嘗到數字化轉型的甜頭后,益達服裝繼續加大投入,近7年多的時間里先后投資5000萬元,將數字化技術融入生產的各個環節。目前,公司已擁有96臺數控設備,包括智能工業洗染機、烘干機、全自動噴PP機器人等,數字化設備占比高達94.79%。這些先進的設備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更助力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早在2005年,公司便成立了IT部門并組建了系統實施與運維小組,成功實施了ERP系統,實現了從訂單業務、公司運營、生產制造數據到貨物交付及資金結算層面與集團的ERP系統對接。此后,公司更是成立IT部后勤系統和生產系統研發小組,開始自主研發了各項生產、辦公系統,并通過自主研發的MES系統實現生產過程可視化,一屏可見實時車間生產數據,從而及時調配生產要素,全面提高生產效率。這一系列的舉措不僅使運營成本節省了30%,生產效率提高了41%,更使得單位產值能耗降低了40%。
在益達服裝,中高層管理人員普遍達成了共識:“智能化生產精細化管理是實現品質標準化的關鍵”。這種共識已深入到各個工種和工藝中,推動公司在數字化道路上不斷前行。目前,數字化已融入益達服裝的開發設計、生產、交付等各個環節,產品投入市場的時間周期從原先的90天縮短至現在的30天。同時,公司依托遠程3D服裝設計等技術,不斷提升面向全球客戶和消費者的數字化服務能力,滿足顧客差異化的需求,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在科技創新的驅動下,益達服裝還積極研究開發牛仔洗水過程中鐳射造型機和無水環保漂洗技術,引進聯合研發、自研先進的機器設備,根據款式和面料特點制定統一的洗水方法和規范,確保色彩、紋理和手感的一致性,并隨市場變化不斷創新洗水效果,實現牛仔服洗水標準化,解決了環境污染、污染排放和高勞動力密集等普遍性行業難題,開創了牛仔服裝“綠色制造”先河。為確保足夠的研發能力支撐生產與辦公,公司不僅招募高新技術型人才,還定期為內部研發人員開展技能提升培訓,為建設數字化智能化車間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公司研發人員多達430人,每年研發經費投入超過2000萬元,獲得90多項國家技術專利,成為廣東省認定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中山益達服裝有限公司以其卓越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深厚的智能制造實力,一步步邁向服裝智能制造的新領域,更展現了我鎮在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道路上的堅定決心和堅實步伐。未來,益達服裝將繼續發揮引領作用,推動整個行業向更高水平邁進。